○報答的時代來了○
線上免費贈品的時代過去了。「明智促銷」的時代來了。
自1998年底到去年初這段時間,消費者似乎能夠到網路上去獲得形形色色的免費贈品。企業們拿著大把大把的現金到處追逐可能的消費者,爭相提供網友各種免費贈品,如CD、MP3、PC和DVD等等。Buy.com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叫賣商品。Drugstore.com和它的競爭對手們,以名義上購買的形式,將滿手的免費洗髮精和免費牙膏丟向消費者。健康美容零售商More.com讓消費者「終身」鎖定購買的價格。〈不巧的是,該公司自己的壽命卻很短。〉於是,現金、汽車和抵達天堂的機票在網路上滿天飛揚。
那似乎是美妙得不像是真實的,但情況的確是如此。如此胃口膨脹的消費者和免費贈品的散佈,就好像磚頭與水泥的雙倍組合模式,恁誰都供養不起無法承受。當企業們去年開始檢視損益平衡表時,線上的浪費行徑就失去了它主流的地位。
雖然免費贈品不太可能會在網路上完全消失,2001年將會是個明智促銷的年份。Health Central的總裁Fred Toney說:這些五花八門的折扣在實體世界行不通,在網路上也是一樣。我們已經看到太多公司走進歷史,就是因為它們的促銷完全沒道理。Health Central是一家線上藥品零售商,最近剛購併了Vitamins.com、DrugEmporium.com和搖搖欲墜的More.com。在這些購併合約中,Health Central有樣東西不買,那就是More.com終身固定價格的消費者。
這些存活下來的企業得聰明一點。舉EqualFooting.com為例,這是一個服務小型企業主的食品入口網站,去年秋季它提供價值US$50的免費贈品給新登錄的客戶。看起來似乎是舊調重彈,但是EqualFooting在為期一個月的促銷期間,小心翼翼地鎖定那些可能重複拜訪的客戶,並持續追蹤那些登錄客戶在網站上的消費金額。至於Buy.com,曾經在電子零售商大戰期間,提供消費者較實體商店便宜15~30%的折扣商品,現在也已經不再賠錢賣東西了。
只要願意簽下終身ISP契約就可獲得「免費」電腦的廣告活動,大部份在去年春季就銷聲匿跡了,今年應該也會看到其他的免費行銷型態結束。去年十二月對Napster很不吉利,這個代表線上免費音樂的至高典範中箭落馬,開始重整裝備即將改成付費服務。而MP3.com也列出超值音樂儲存空間的費用。
再來就是那些免費上網的供應商。去年十二月,AltaVista停止提供免費上網的服務,1stUp.com讓它的數百萬消費者在聖誕節前兩週無法連上網路。Spinway與零售商合作提供消費者免費上網,雖然Kmart的BlueLight.com在假日也跳出來幫忙讓購物者連上網路,但它還是掛掉了。
即使是Juno這個免費上網的先鋒,現在也將免費上網的服務內容加以限制並縮小範圍,還以大量的廣告轟炸消費者,試圖說服消費者升級購買它的超值套餐。
換句話說,在現今的網路經濟裡,你必須付出才會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