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泡泡○新聞 Internet Pop-up News電子商務:如何處理裁員

○如何處理裁員○

裁員就好像永遠趕不走的蚊子,一直在東倒西歪的科技產業裡四處嗡嗡飛行。過去三個多月以來,裁員風大舉吹進網路產業─美國網路公司共裁員35,000人,多過於過去幾年裁員人數的總和。

許多新經濟時代的企業,當被迫必須告訴全世界他們即將裁員時就驚慌失措,好像只要一說出"裁員"這個字眼就會招天譴似的。

由於看過太多的事例,我們一路走來也學到不少。為了幫助那些必須發佈不幸消息的管理階層與幕僚們,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這裡有些事項值得他們注意。

到謠言網站去走走看看,並學著處理它們。

網際網路滋生了許多充斥謠言的網站,有許多人在那裡駐足。優質的新聞網站是不會僅僅提供網友張貼的文章。但是對企業而言有點不幸,那些張貼的文章裡經常也有些相當確實的資料,以至於記者們也願意花時間去檢視。

網路公司應該最瞭解資訊是如何泛流,最終要控制它幾乎是不可能。埋怨被謠言攻擊是沒有用的。當別人問你說:"你什麼時候才不打老婆?"你百口莫辯!!!誰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打老婆?錯誤的謠言終究是會損害公司的名譽。

所以你必須親自到謠言網站視察,並且要有心理準備將會接到無數的質詢電話。

回應電話。

公司可以閃避,但無法永遠躲藏。你最好與你的公司的離職員工保持聯繫或是趕緊退位,否則某位化名的離職員工可能正在撰寫令你淌血的控訴。通常只要兩三位就夠你瞧的了,更何況你別忘了,他們會把它email出去。

附註:如果公司的發言人也在裁員名單內,記得指派其他人去回應媒體。

坦率地處理新聞。

前不久最受到矚目的模糊焦點新聞,是由麻州劍橋的電子商務諮詢公司Mainspring所發出的。當該公司的發言人被詢問關於裁員傳聞時說到:"我們不回應任何謠言。"隨後就以大量的財務報告掩蓋裁員消息。

在那份冗長可笑的報告中,該公司執行長的一段話倒是相當的突出:"為了達成期待的目標,我們最近採取了一些步驟來促進營運績效和創造利潤,我們從三方面重新評估投資的狀況;...我們減少了人力以使我們的總體損耗率符合傳統諮詢公司的人事週轉率...另外,我們還評估營運成本架構的所有範圍,讓這些投資與目前的環境需求平衡。"

這倒是挺新鮮的─裁員是因為太少人離職。(引述該公司在記者會中所說的,人事週轉率過低。)在記者會當中並沒有公佈裁員的數目。在這些折磨人的措詞當中,你得像法官一樣仔細剖析才會發現Mainspring大約裁員15%,至少有50人(確實的數目從未明確公佈過)。

如此誇誕離譜的說辭不僅侮辱了那些被裁員的人,更無法取信於投資大眾。一家上市公司連人力規模的資料都如此遮遮掩掩,叫投資人如何拿錢出來投資他們呢?

當你幫公司發佈好消息時,你懂得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吹捧;但當你要發佈壞消息時,請你為公司多思量一下,至少處理得有尊嚴些。

不要和大眾玩文字遊戲。

坦白說,我們討厭公司不明確公佈裁員的實際人數,而只是給個粗略的比例。這種做作的害羞(例如,我們這樣說好了,裁員在25%以下)會導致困擾的記者被迫去猜,以至於錯誤地誇大了裁員人數。

甚至像EMC公司,雖然很坦白地解釋裁員的原因說;"公司大量僱用人員卻導致管理體系無度膨脹",卻依然在說明全部裁員人數時,以小於3%的說辭匆匆帶過。

如果有人願意解釋如此閃爍其詞有什麼好處,我們願聞其詳。

以盡可能莊重的態度加重表達正面訊息。

裁員消息對那些即將失業的人是壞消息,也可能是致命的壞消息。沒有一家受尊重的公司會忽視或放棄它曾做過的保證。有人說,拜過度資本主義之賜,裁員已經成為不可避免之事,我們承認那代表公司務實作為的象徵,即使那是不健康的。

E Ink公司在處理裁員事件時的表現就可供學習。它先說明裁員的確實人數,並表達要做如此困難的決定是令人遺憾的,並強調一項事實:那些被裁員的人所屬的部門,是公司的疏忽導致未能更迅速開發更能獲利的新產品的部門。

E Ink幸好還有些公認的好消息可以宣佈,諸如堅強的財力支援、大股東的支持與新穎的科技等等。但是,破產或失敗的商業計劃依然可以表達得有尊嚴。

裁員發生了。如果你處理得恰到好處,你的公司依然是有利的。至少,它不會再受到其他更進一步的傷害。

 

Today's Pup-up News

網路○泡泡○新聞 Internet Pop-up News

  首頁
  網路資訊
  網路媒體
  電子商務
  網站建置
  電腦資訊
  學習日誌
  靈力補給站
  新鮮玩意兒
  EMAI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