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s delivery on line!

Taiwan's Universities Fair!!

Welcome to My Planet!

You are Human Being No.

to Visit My Planet! (Since Dec. 12, 1999)


  「幼稚園推展親職教育實施計畫」參考示例

(A Parenting Eduaction Plan for Kindergarten)

(本文歡迎全文轉載或連結,唯請勿修改)

屏東師院 朱進財 85.12.24

壹、前言:
  所謂「親職教育」係指學校或社區有計畫地採用各種方式,提供受教者「做個稱職
家長」所需之知能,它是幫助家長善盡職責的重要途徑。筆者近兩年來曾擔任幼稚園評
鑑的委員,因此有機會瞭解目前各幼稚園推展親職教育的情況。雖然各幼稚園在每學期
多少會舉辦一些所謂的親職教育活動(如慶生會、運動會、專題演講等),但筆者總覺
得它缺乏整體性的計畫(通常只把活動名稱寫在行事曆上),也大多未進行成效之評鑑
,因此無法落實親職教育,難以達成幫助受教者獲得「做個稱職家長」所需知能之目標
。為了幫助幼稚園擬訂親職教育實施計畫,筆者參考了一些文獻(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民77;台北市教育局,民80;朱進財,民83;教育部,民70;曾瑞真,民80;簡淑真
等,民79;張弘弦、邱美華,民81),試擬出一份「幼稚園推展親職教育實施計畫」示
例,供幼稚園參考。
貳、參考示例:
  	     ○○縣(市)○○ 幼稚園推展親職教育實施計畫
一、計畫目標:本園為提供幼兒的家長及教師一系列且是有計畫的「做個稱職家長」的
教育,俾能幫助家長讓其子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特訂定本計畫。其主要目標有下列
十項:
(一)幫助家長瞭解幼兒身心發展。
(二)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幼教理念。
(三)與家長討論教養子女問題。
(四)幫助家長瞭解幼兒特殊行為。
(五)幫助家長獲得婚姻與家庭知能。
(六)增進家長對幼稚園的信任。
(七)增進幼兒在園生活適應能力。
(八)增進幼兒在家生活適應能力。      
(九)增進親子良好的關係。
(十)增進師生良好的關係。

二、依據:
  民國七十年教育部修訂頒佈的「幼稚教育法」第三條中提到「幼稚園教育之實施,
應以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倫理教育為主,並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本園依據
該規定,將加強與家庭的聯繫,並提供幼兒的家長及教師一系列且是有計畫的親職教育
。
三、實施對象:
    包括本園幼兒的家長及教師。
四、實施原則:
(一)整體規劃:本園應規劃三年期(小班、中班、大班)且是整體的親職教育計畫。
唯有長期且是整體的教育計畫,才能提供受教者進階且持續的學習,也才能幫助他們獲
得擔任親職所需完整的知能。
(二)供需配合:本園可利用問卷、訪談、討論、打電話等方式瞭解家長的需求,並徵
詢教師的意見,作為規劃及安排親職教育活動的依據,以符合他們的需要。
(三)適性推展:由於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兒不管是在行為上、發展上或是在問題上
皆有所不同,家長對親職教育所關心的主題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本園在規劃親職教育
活動時,應考慮小班、中班、大班的家長不同的需求。
(四)多樣化:本園實施親職教育,得採口頭或文字聯絡、家長參觀教學日、家長參與
、親子活動、父母接受再教育、提供親職教育資訊等方式來規劃。為使親職教育更符合
家長的需要,更具吸引力,活動方式宜多樣化。
(五)資源利用:目前社會上積極推動親職教育的機構相當多,有文化中心、社教館、
各種民間的基金會、宗教團體所設立之組織、大眾傳播機構附設之組織	、社區的學術
機構等幾種類型。本園應善用這些資源,主動提供訊息給家長,讓家長廣為利用。
(六)廣為宣導:本園在舉辦親職教育活動之前,應利用書面通知、電話聯繫、海報張
貼等方式,廣加宣傳,應讓家長瞭解此次活動之意義、重要性及主要內容,以提高家長
參與之動機。
(七)積極鼓勵:本園可運用給予紀念品、出版品、活動錄影(音)帶、幼兒玩具、餐
券、摸採券、合影留念,或參與園務發展與改進討論等各種方式,鼓勵家長踴躍參與。
(八)專業化:本園可採用提供教師親職教育資訊、舉辦研習或座談會、進行小團體諮
商等方式,加強教師實施親職教育的專業知能,幫助教師能直接和家長做有效的溝通,
俾能隨時幫助家長改善並增進父母效能。
(九)成效評鑑:本園為落實親職教育,在擬訂各項活動計畫時,即應同時設計好評鑑
的標準(如本計畫所列之目標)及方式(如問卷、評鑑表、觀察、電話聯繫、訪談等方
式),俾能瞭解家長、幼兒及教師是否真能從該活動獲得助益。 
(十)點線面:本園在親職教育的內容設計上,應把握由點而線到面的原則。在親職教
育的初期,在內容設計上「點到為止」即可。在中期,則應「據點成線」,針對某一主
題,由淺到深,多辦幾次演講或座談。在末期,則應「合線成面」,在內容設計上應涵
蓋親職教育的重要主題或層面。
五、實施方式:
    本園實施親職教育,得採下列方式來規劃:
(一)口頭聯絡:如電話交談、接送時交談、約談、家庭訪問等。可經常實施。
(二)文字聯絡:如聯絡簿、聯絡卡、通知單、刊物等。可經常實施。
(三)家長參觀教學日:如參觀教學環境及設備、教保活動、教具展、才藝表演、親師
座談會,提供教學、餐點、學習、在園情況、健康等資料等。每學期至少一次。
(四)家長參與:如協助蒐集教學資源、製作教具、設計製作餐點、教學、照顧幼兒、
環境維護與佈置、文書、圖書與視聽資料整理、觀察記錄幼兒行為等。於每學期開學時
,舉辦「家長參與說明會」,並調查家長的專長與意願,再做整體規劃,於學期中實施
。
(五)親子活動:如慶生會、郊遊或烤肉、運動會、園遊會、舞會、露營、旅遊、聚餐
或茶會等。每學期至少舉辦兩種以上不同的親子活動。
(六)父母再教育:如親職教育演講或座談會、父母親專線、媽媽教室、圖書借閱、父
親成長團體等。親職教育演講或座談會每學期至少一次;父母親專線、圖書借閱可經常
實施;媽媽教室可視需要實施;父母親成長團體可每週一次,每學期可聚會八至十次。
(七)提供親職教育資訊:如提供親職教育文章、書刊、研究報告等。可經常實施。
六、實施重點:
    本計畫實施重點為有系統有計畫地提供受教者下列知能:父母親角的角色與職責、
幼兒發展與保育、正確的幼教理念、教養子女、幼兒特殊行為與輔導、婚姻與家庭、親
子溝通、師生溝通、人際關係、藝術與文化、運動與休閒、環境維護與生態保育、兒童
福利、自我成長等知能。在設計親職教育內容時,應把握供需配合、適性發展與點線面
的原則。
七、實施經費:本園在每學年開始前即編擬各項親職教育活動計畫預算,由本園相關經
費項下支付。
八、評鑑與獎勵:
(一)評鑑標準與方式:
   本園得採問卷、評鑑表、電話聯繫、訪談、觀察等方式,以瞭解本園所舉辦的各
 項親職教育活動是否已達成下列目標,俾能瞭解家長是否真能從該活動獲得助益。 
  1.幫助家長瞭解幼兒身心發展。
  2.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幼教理念。
  3.與家長討論教養子女問題。
  4.幫助家長瞭解幼兒特殊行為。
  5.幫助家長獲得婚姻與家庭知能。
  6.增進家長對幼稚園的信任。
  7.增進幼兒在園生活適應能力。
 8.增進幼兒在家生活適應能力。      
  9.增進親子良好的關係。
 10.增進師生良好的關係。
(二)考核與獎勵:
本園教師實施親職教育的成效列入教師年度考核之項目,成效良好者由本園從優獎勵。

○附件:小、中、大班親職教育專題演講之參考主題
一、小班:
   1.踏出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幫助幼兒適應幼稚園的生活與學習
   2.父母親的角色與職責
   3.快樂的成長(一):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與輔導
   4.幼兒玩具與遊戲
   5.全人教育:正確的幼教理念
   6.教養子女的藝術
   7.父母怎樣和孩子說話:親子溝通
   8.幼兒性教育:幼兒性別角色的發展與學習
   9.幼兒行為的輔導:行為改變技術
  10.獎勵與懲罰的藝術
二、中班:
   1.快樂的成長(二):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與輔導
   2.家庭與學校:兩者如何加強聯繫、配合並提昇其教育的品質
   3.遊戲中學習
   4.幼兒安全教育
   5.幼兒的健康與營養
   6.幼兒偏差行為的輔導
   7.現代性父母創意一籮筐:做個具有創意與現代性的父母
   8.兒童的權利與幸福
   9.老師怎樣和孩子說話:師生溝通
  10.健康的人生:運動與休閒生活
三、大班:
   1.快樂的成長(三):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與輔導
   2.幼兒特殊行為的輔導
   3.心聲愛意傳親情:親子溝通
   4.幸福美滿的婚姻與家庭:夫妻溝通
   5.環境維護與生態保育
   6.我長大了:如何幫助國小新生適應新的學校
   7.幼稚園班級經營
   8.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的藝術
   9.快樂的人生:父母的成長與突破
  10.美的饗宴:藝術與文化
參、結語:
  家庭教育影響個體行為及人格發展甚大,學校或社區推展親職教育正可以幫助家長
善盡職責,讓其子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於幼兒階段為個體一生發展的基礎,因此
顯示在此階段幼稚園推展親職教育更形重要。
  幼稚園在推展親職教育時應把握:整體規劃、供需配合、適性推展、多樣化、資源
利用、廣為宣導、積極鼓勵、專業化、成效評鑑、點線面等原則,才能落實親職教育,
達成計畫所列之目標。

<參考書目>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77):幼稚園親職手冊。台北市:台灣書店。
台北市教育局(民80):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展親職教育實施要點。於楊碧雲主編(民
 81):台北市國民小學試辦社區家庭教育成果專輯,68-72頁。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第四
 科。
朱進財(民83):高屏地區公私立幼稚園親職教育實施現況問卷。屏東師院幼教系。
教育部(民70):幼稚教育法。
曾瑞真(民80):我國親職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於中國輔導學會主編(民80):輔導理
 論與實務─ 現況與展望,151-179頁。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弘弦、丘美華主編(民81):親職教育。台北市:福爾曼幼教管理資訊出版社。 
簡淑真(民79):幼兒親職教育問題研究。台灣師大家政系。 
(本文83.5.14發表於屏東師院「幼稚園推展親職教育學術研討會」)

回到

[ Cybersity-I Love U]

[園丁的話] [校園新聞] [學校圖幟] [先逛逛再決定}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教學評鑑] [給學校一些建議]
[圖書館與資料庫] [博物館] [親子專欄] [跨系選修] [學術交流] [姊妹學校] [誠徵志工] [校園安全]
[校園留言板] [校園討論區][測驗中心] [民意調查][資料庫管理][放映室] [學生作品] [共享軟體]
[知心時間][購物][出去走走]

[首頁]


登錄首頁

我們一家都是人


搜尋引擎

Nova - Hinet - Seednet - Yahoo - YamWeb - Openfind - Sina - GAIS - Kimo - Toget - UniverFair -
Index
- Sinica - askERIC - Alta Vista - Open Text - WebCrawler - Lycos - Infoseek - Search -
Njstar
- Imesetup - Trend - Zlock - Webster -
Cybersity


My Message Board

寫信給我喔!

Copyright by Jerry Chu

(Created: March 14, 1997 Updated: 12.07.1999)

Yahoo! GeoCiti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