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uman Being No.
to Visit My Planet! (Since Dec. 12, 1999)
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與教學實例
(A Creative Teaching Model for Kindergarten)
(本文歡迎全文轉載或連結,唯請勿修改)
屏東師院 朱進財 85.12.24
在本文中筆者將試著先統整有關創造之理論以說明「何謂創造?」、「何謂創造性 問題?」,再配合我國幼稚園課程標準中所列之六大領域,提出一個「幼稚園創造性教 學的模式」。然後根據該模式修訂李美玲、蔡秋接(民81)所編製之「創造性教學態度 量表」、編寫「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活動設計」,並將試教後之觀察記錄一併列出以供讀 者參考。 Ⅰ、何謂創造? 創造(creativity)是什麼?現在讓我們試著模仿年輕人愛玩「愛是什麼?」的遊 戲一起來聯想(association)看看: 一、創造就是大家一起來玩聯想的遊戲。 二、創造是賦與存在(bring into existence)。 三、創造是有中生新、舊瓶裝新酒、產品的改良。 四、創造係出於飽學、創造有時需以模枋作基礎。 五、創造是胖子跳妞妞舞(自我消遣、具有幽默感)。 六、創造是具有好奇心。 七、創造是具有冒險性、挑戰性。 八、創造是集思廣益、腦力激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九、創造是不斷嘗試、具有一顆肯驗證的心靈、勇於嘗試不平凡且有利於成長之經驗 ,而非四十年如一日不長進。 十、創造是不要說「這是不可能的」、「太幼稚了」、「我沒有創造力」(暫緩批評 )。 十一、創造是力行、付諸實現。 十二、創造是與眾不同,但非標新立異。 十三、創造是思考敏捷、流暢、文思泉湧。 十四、創造是思考有彈性、條條道路通羅馬。 十五、創造是問一些沒有標準的答案的問題。 十六、創造是不按牌理出牌且是上課的調味品。 十七、創造是精益求精、好上加好。 十八、創造是要到非洲賣鞋、還擁有半杯水(樂觀進取)。 十九、創造是後天大於先天(受環境的影響比遺傳大)。 二十、創造是左手的思考、右與左半腦功能的充分發揮。 二十一、創造是放鬆一下有什麼關係! Ⅱ、何謂創造性問題(creative questions)? 教師可以問幼兒一些沒有固定或標準答案(no fixed or standard answers)的問 題,亦即開放性的問題(open questions),以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考。它與記憶性問 題(如:Who? What? When? Where? )、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問題(如 :Why? How? )有所不同,因後兩者都有固定的答案。茲將創造性問題的類型分述如下: 1.請猜測產生此一問題所有可能的原因(Guessing all the possible causes)。 2.請猜測此一問題到後來所有可能的結果(Guessing all the possible effects)。 3.有多少種解決此一問題的方法(How many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4.假如 ....然後.....(If....then....) 5.請說出這物品可以有那些不平凡的用途(Unusual uses)。 6.請嘗試一些有利成長與突破的不平凡經驗(Unusual experiences)。 7.假如我是....我將....(If I were a ...., I would.... ) 8.請儘可能說出改良此一產品的各種方法(Products improvements)。 9.請說出對此一遊戲不同的玩法或想法(Different playing methods or thoughts)。 10.看到它,你會聯想到什麼(Free associations)? 11.請將它們重新排列組合(Re-arrangements and new combinations)。 12.有沒有要補充說明的(Supplements)? 13.請比較它們之間的異同點(Comparisons)? 14.請問此一物品的部份零件可以用那些東西來替代(Substitutions)? 15.請模仿或表演他(它)的動作或心情(Imitations or Acting)。 16.請觀察並說出你的發現(Observations and discovery)。 Ⅲ、幼稚園創造性教學的一個模式 筆者試著統整柯萊恩(Klein)所提「創造的結構圖」(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中「 支持性的環境」之層面、幼稚園創造性教學的「目標」--成為「一位具有創造性的人」 )、基爾福(Guilford)所提「人類智慧的結構」(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中「內容─> 運思─>產品」之流程,即為在幼稚園創造性教學中教師所提供之創造性遊戲或活動) 、我國幼稚園課程標準中所列之六大領域(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中「內容」的層面) 、華勒士所提「創造的過程」(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中「運思」的層面)、威廉斯( Williams)所提「認知與情感創造性教學模式」(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中「產品」的 層面),提出幼稚園創造性教學的一個模式如圖一。茲說明如下: A.一位具有創造性的人:靶形圖的紅心 B.產品:靶形圖內圍第二層 靶形圖 C.過程:靶形圖內圍第三層 D.內容:靶形圖內圍第四層 E.支持性的環境:靶形圖最外圍部分 立方體: ┌─┬─┬─┬─┬─┬─┬─┬─┬─┬─┬─┬─┬─┬─┐ 流暢性 獨創性 變通性 產 精進性 好奇心 品 想像力 冒險性 挑戰性 ┌─┬─┬─┬─┬─┬─┬─┬─┬─┬─┬─┬─┬─┬─┐ 健康│ │ │ │ │ │ │ │ │ │ │ │ │ │ │ ├─┼─┼─┼─┼─┼─┼─┼─┼─┼─┼─┼─┼─┼─┤ 語文│ │ │ │ │ │ │ │ │ │ │ │ │ │ │ 內 ├─┼─┼─┼─┼─┼─┼─┼─┼─┼─┼─┼─┼─┼─┤ 遊戲│ │ │ │ │ │ │ │ │ │ │ │ │ │ │ ├─┼─┼─┼─┼─┼─┼─┼─┼─┼─┼─┼─┼─┼─┤ 音樂│ │ │ │ │ │ │ │ │ │ │ │ │ │ │ 容 ├─┼─┼─┼─┼─┼─┼─┼─┼─┼─┼─┼─┼─┼─┤ 工作│ │ │ │ │ │ │ │ │ │ │ │ │ │ │ ├─┼─┼─┼─┼─┼─┼─┼─┼─┼─┼─┼─┼─┼─┤ 常識│ │ │ │ │ │ │ │ │ │ │ │ │ │ │ └─┴─┴─┴─┴─┴─┴─┴─┴─┴─┴─┴─┴─┴─┘ 觀 發 想 模 體 發 聯 比 建 評 計 試 修 力 察 現 像 仿 驗 問 想 較 立 鑑 劃 驗 正 行 標 準 過 程 內容*過程*產品=D*C*B=6*14*8=672 圖一:幼稚園創造性教學的一個模式 一、一位具有創造性的人(a creative person): 為一追求自我成長、自我實現的人;為一追求成為充分發揮功能個體的人。此 種人在認知方面應具有流暢性、獨創性、變通性、精進性,在情感方面應具有 想像力、好奇心、冒險性、挑戰性。此即為幼稚園創造性教學之目標。 二、支持性的環境(supportive environment): 幼稚園教師應提供幼兒一個溫暖的、安全的、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此環 境中,能獲得充分的安全感、溫暖和關心,教師亦應鼓勵幼兒對問題作不同的 思考,並提供幼兒此種機會。由本文「Ⅳ、創造性教學態度量表」中所列之題 目,讀者可以瞭解一位實施創造性教學的教師所應表現出的支持性行為有那些 。 幼稚園教師可以透過立方體「內容─>運思─>產品」之流程,提供幼兒創造性 遊戲或活動),茲分述如下: 三、內容(contents): 幼稚園教師可以提供幼兒以下各種領域之創造性遊戲或活動: 幼稚園課程語文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語意的」(semantic)的內容。 幼稚園課程健康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行為的」(behavioral)的內容。 幼稚園課程遊戲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幼兒在遊戲時主要係 以「行為的」內容來呈現。 幼稚園課程工作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圖形的」(figural)及「行為的」的內容。 幼稚園課程音樂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符號的」(symbolic)及「行為的」的內容。 幼稚園課程自然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符號的」及「圖形的」的內容。 幼稚園課程數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符號的」及「圖形的」的內容。 幼稚園課程社會的領域:包含基爾福所說的各種內容,但主要為基爾福所說的 「行為的」的內容。 四、運思(operation): 幼稚園教師所提供的創造性遊戲或活動,應讓幼兒有使用下列心智活動之機會 : 觀察(observation):幼兒能利用各種感官去觀察外界的事物。 發現(discovery):幼兒能透過觀察,發現外界事物的問題或道理。 想像(imagination):幼兒能假想自己是外界的事物或情境。 模仿(imitation):幼兒能模仿外界的事物或情境。 體驗(expierencing):幼兒能勇於嘗試一些不平凡且有利自我成長的經驗。 發問(asking):幼兒能針對外界的事物或情境提出問題。 聯想(association):幼兒能針對問題提出許多解決該問題的方法。 比較(comparison):幼兒能比較不同事物或情境間的異同。 建立標準(setting criteria):幼兒能建立評鑑及選擇解決問題方法的標準。 評鑑(evaluation):幼兒能根據標準來評鑑及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 計劃(planning):幼兒能根據所選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 。 試驗(experimenting):幼兒能試驗該問題解決計畫之可行性。 修正(revision):幼兒能根據試驗的結果來修正計畫。 力行(doing):幼兒能執行該計畫,達成解決問題之目的。 上述之心智活動亦為問題解決過程中所需使用之心智活動。 五、產品(products): 幼兒經由創造性遊戲所產生的觀念、物或自我的成長,在認知方面應具有流暢 性、獨創性、變通性、精進性,在情感方面應具有想像力、好奇心、冒險性、 挑戰性。 Ⅳ、創造性教學態度量表 筆者曾於民國八十年指導初教系特教組學生李美玲、蔡秋接編製「創造性教學態度 量表」,現修訂如下: 教師教學態度量表 ─────────── 一、填答說明: 請您閱讀下列各題的敘述,再依照您實際的情形與該敘述句符合的情形,在適當的□上打 勾,謝謝您的合作! 大 部 有 大 份 些 有 部 不 不 無 些 份 符 符 意 符 符 合 合 見 合 合 □ □ □ □ □ 1.我常鼓勵學生作新的嘗試。 □ □ □ □ □ 2.我認為學生有獨特的想法是荒謬的。 □ □ □ □ □ 3.針對不確定的題目,我會給學生一段時間思考,不要求立即說出答案。 □ □ □ □ □ 4.我認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 □ □ □ □ 5.我常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 □ □ □ □ □ 6.我對學生不成熟的觀念,不會立即給予批評。 □ □ □ □ □ 7.我常鼓勵學生問問題。 □ □ □ □ □ 8.我很少在課堂上提出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 □ □ □ □ 9.在課堂上如被學生問倒,我會覺得沒有尊嚴。 □ □ □ □ □ 10.學生如問的問題太多,我會覺得是一種威脅。 □ □ □ □ □ 11.對某些事情,我覺得學生有時候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 □ □ □ □ □ 12.我相信大部份學生都有創造的潛能。 □ □ □ □ □ 13.我常聽學生不同的想法,但卻不急著下評語。 □ □ □ □ □ 14.我認為學生可以對思考性的問題發表不同的答案。 □ □ □ □ □ 15.我希望學生有觀察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 □ □ □ □ □ 16.我希望學生有覺察問題的能力。 □ □ □ □ □ 17.我希望學生能有流暢的思考能力。 □ □ □ □ □ 18.我希望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 □ □ □ □ 19.我希望學生能提出獨創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 □ □ □ 20.我希望學生能提出周密的計劃或方法。 □ □ □ □ □ 21.我希望學生對不懂及新的事物能提出問題並去探討它。 □ □ □ □ □ 22.我希望學生能有追根究底、獨立學習的能力。 □ □ □ □ □ 23.我希望學生能有豐富的聯想力。 □ □ □ □ □ 24.我教學的時候,常會有新點子出現。 □ □ □ □ □ 25.我常讓學生有機會應用腦力激盪來解決問題。 □ □ □ □ □ 26.教學時,我會讓學生有自由探索的機會。 □ □ □ □ □ 27.我會讓學生有較多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 □ □ □ □ 28.我常問學生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 □ □ □ □ □ 29.如果學生失敗了,我會鼓勵他再嘗試。 □ □ □ □ □ 30.我常主動地關心我的學生。 □ □ □ □ □ 31.我覺得學生在我的班級可以獲得充分的安全感。 □ □ □ □ □ 32.考試的時候,我會出一些需要運用聯想或想像力的問題。 □ □ □ □ □ 33.評定學生作品時,我也會考慮他們在創造力上的表現。 □ □ □ □ □ 34.有時候我會讓學生用演戲的方式來探討人際問題或作創意的表現。 □ □ □ □ □ 35.考試的時候,我不會出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 □ □ □ □ 36.我會從好奇心、挑戰性、冒險性等方面來評量學生是否達到情意方 面的目標。 二、計分方法:除了第2、8、9、10、35題為負向題目外,其他皆為正向題目。正向題目 選項的計分依序為-2、-1、0、1、2。負向題目選項的計分依序為2、1、0、-1、-2。正 向題目的分數加上負向題目的分數即為您創造性教學態度的總分;總分愈高代表愈符合 創造性教學的態度,愈低則表示愈不符合。 Ⅴ、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活動設計 茲根據上述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模式,編寫一個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活動設計如下。該 設計之特色為將單元目標中創造性教學的目標特別標示出來。 設計者:朱進財 ┌───────────────────────────────────┐ │單 元 │ │ :常吃的食物 第十三、十四、十五週 日期:11.22@--12.12 │ │名 稱 │ ├───────────────────────────────────┤ │單元目標: │ │Ⅰ、六大領域方面: │ │1.能知道所有的人(不管年齡)都需要吃食物和喝水才能生存。(健康) │ │2.能知道食物給我們生長、工作及遊玩所需要的能量和營養。(健康) │ │3.能知道許多種類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魚、肉、蛋、雞、麵包和穀│ │ 片。(健康) │ │4.能看、聞、嚐各種食物的色、香、味(酸、甜、苦、辣、鹹)。(健康) │ │5.能知道有些食物因只含少量或沒有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並且對身體健康│ │ 並沒有幫助,所以被稱為垃圾食物。 │ │6.能知道有些人須需要特殊的飲食(如無鹽、無糖、低脂、低熱量的飲食)。 │ │ (健康) │ │7.能知道有些人因家庭的習俗和宗教的信仰不吃某些食物(如豬肉、牛肉、葷食│ │ )。(健康) │ │8.能知道加一些調味料可以改變食物的口味(如鹽、味精、胡椒、咖哩、醬油、│ │ 醋、芥茉、辣椒、蕃茄醬)。(健康) │ │ │ │Ⅱ、創造性方面: │ │1.能玩家家酒「用餐的遊戲」。(想像、模仿、發現) │ │2.能提供至少一種以上的食物(自做或家人做皆可)到園,大家一起分享並聯誼│ │ 。(觀察、體驗、發現) │ │ │ ├───────────────────────────────────┤ │幼兒經驗分析: │ │1.幼兒曾參觀過附近的永樂菜市場。 │ │2.有些幼兒會挑食(不喜歡吃青菜),而且有一位幼兒吃素。 │ │ │ ├───────────────────────────────────┤ │教具及角落佈置:配合本單元來準備教具,並佈置各角。 │ │ │ │圖書角:有關食物的幼兒圖畫書、食譜、圖片、照片、菜單。 │ │ │ │娃娃角:有關食物、餐具的幼兒玩具、布偶等。 │ │ │ │發現角:各種食物之樣品。(生的或熟的;牛奶、蔬菜、水果、魚、肉、蛋、雞│ │ 肉、麵包、穀片、豆腐、洋芋片、生力麵、沙拉油、鹽、糖、醬油、醋│ │ 、胡椒、辣椒、米、麵粉、麵條、醬菜等) │ │ │ ├───────────────────────────────────┤ │教學過程:可分成準備活動(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綜合活動等三個階段。 │ │ │ │Ⅰ、準備活動(引起動機): │ │1.事先佈置各發現學習角,讓幼兒自由探索、發現。 │ │2.各角同時間不能超過十人。 │ │3.教師巡迴至各角指導。 │ │ │ │創造性問題: │ │ │1.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嚐一嚐這些不同的食物。(觀察、發現) │ │2.這些食物有那些不同的配法、吃法?(聯想) │ │ │ │評 量: │ │1.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主動觀察、發現。 │ │2.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想出食物不同的調理方法。 │ │ │ │Ⅱ、發展活動: │ │1.教師事先準備好一些菜單、碗盤、湯匙、筷子,讓幼兒玩玩家家酒「用餐的遊│ │ 戲」。 │ │ │ │創造性問題: │ │ │1.吃飯要怎樣吃才能吃得好、吃得愉快?(角色扮演) │ │ │ │評 量: │ │1.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從遊戲中發現到良好的用餐行為及其重要性。 │ │2.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不打破碗盤。 │ │3.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排隊輪流取食。 │ │4.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相互介紹菜色。 │ │5.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使用公筷母匙。 │ │6.觀察記錄幼兒用餐時能否小聲說話。 │ │ │ │Ⅲ、綜合活動: │ │1.請幼兒提供至少一種以上的菜(可自做或家人做皆可)到園,大家一起分享並│ │ 聯誼(吃團團飯)。給家長的一封信如附件一。(觀察、體驗、發現) │ │2.每一道菜要事先在卡片上註明名稱、材料、營養、屬那一地區的菜。 │ │3.園方事先也準備一些食物,如:白飯、玉米濃湯、涼拌豆腐、水餃等幼兒想吃│ │ 的菜。 │ │4.幼兒帶菜到園時要注意衛生(用保潔膜包起來)及保溫問題。 │ │5.吃團團飯時可播放柔美的音樂,以增進食慾。 │ │ │ │創造性問題: │ │ │1.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嚐一嚐這些不同的食物。(觀察、發現) │ │2.每一道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比較) │ │ │ │評 量: │ │1.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享用各種美食、但不要吃得太飽。 │ │2.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互相交談。 │ │3.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說出每道菜特別的地方。 │ │4.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不打破碗盤。 │ │5.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排隊輪流取食。 │ │6.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相互介紹菜色。 │ │7.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使用公筷母匙。 │ │8.觀察記錄幼兒用餐時能否小聲說話。 │ │ │ ├───────────────────────────────────┤ │修 訂: │ │1.在玩家家酒「用餐的遊戲」時,要求幼兒先待在靜候區,等老師摸他(她)表│ │ 示許可時才能進場取食。 │ │2.吃團團飯時應把椅子和餐桌分開,可將椅子擺設在餐桌的四周,或教室的各角│ │ ,讓幼兒們能聚在一起聊天吃東西。 │ │3.儘量讓幼兒自己擺設餐桌、椅子及菜色。 │ │ │ └───────────────────────────────────┘ 附件一:給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您好! 根據本園的教學計畫,第十三、四、五週的單元名稱為「我們的食物」。為幫助小 朋友對各種食物的認識,並習得良好的用餐行為,本班計劃於下週二(十二月八日)進 行「吃團團飯」的教學活動。該項活動進行的方式為:請每位家長事先準備一道菜(家 長做的或幼兒做的皆可),並在卡片上註明其菜名、為那一省或地區的菜、主要的材料 、主要的營養、幼兒姓名、家長姓名。請家長將食物用保鮮膜包好,並於當天幼兒上學 時請他(她)帶到園裡。屆時我們將讓幼兒有機會品嚐家長們精心製作的各式美食,一 方面指導小朋友認識食物,一方面指導小朋友良好的用餐行為,並進行社交活動。您的 支持是我們最大的鼓勵,謝謝您! 敬祝 愉快! 學正幼稚園大馬班老師 謝錦慧 敬上 國立屏東師院幼教系 朱進財 81.12.1 PS: ┌──────────────────┐ │菜名: │ │ ────────────── │ │ │ │那一省或地區的菜: │ │ ──────── │ │ │ │主要的材料: │ │ ─────────── │ │ │ │主要的營養: │ │ ─────────── │ │ │ │幼兒姓名: │ │ ──────────── │ │ │ │家長姓名: │ │ ───────────── │ │ │ └──────────────────┘ Ⅵ、幼稚園創造性教學記錄 茲將上述幼稚園創造性教學活動設計試教之記錄附上,以供讀者應用與修正該模式 時之參考。 ┌──┬────────┬───────────┬───────────┐ │週次│月 日│時 間│教學或研討記錄 │ 幼兒或教師反應記錄 │ ├──┼────────┼───────────┼───────────┤ │十三│11.24│10:45 -- │事先佈置各發現學習角,│各角皆有幼兒選擇,且有│ │ │ │11:45 │讓幼兒自由探索、發現。│男也有女。 │ │ │ │ │各角同時間不能超過八人│ │ │ │ │ │。 │部分幼兒希望能選擇玩具│ │ │ │ │教師巡迴至各角指導。 │角。 │ │ │ │ │(有圖書角、娃娃角及發│教學者:可以。 │ │ │ │ │現角;發現角有各類食物│ │ │ │ │ │之實品) │各角幼兒皆能遊玩、操作│ │ │ │ │ │。 │ │ │ │ │在娃娃角: │ │ │ │ │ │你們在玩什麼? │幼兒喜歡說吃大便。 │ │ │ │ │要不要請老師吃? │教學者:你吃過嗎?你喜│ │ │ │ │ │歡吃嗎? │ │ │ │ │在圖書角: │ │ │ │ │ │你們在玩什麼? │幼兒在玩水果的圖片。 │ │ │ │ │ │ │ │ │ │ │在玩具角: │ │ │ │ │ │你們可不可以用積木來做│幼兒仍然用積木做機器。│ │ │ │ │各種食物? │ │ │ │ │ │ │ │ │ │ │ │在發現角: │ │ │ │ │ │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幼兒想吃洋芋片、乾的速│ │ │ │ │聞一聞這些不同的食物。│食麵。 │ │ │ │ │ │教學者:不可以,吃完了│ │ │ │ │這些食物有那些不同的配│別人就不能看了。 │ │ │ │ │法、吃法? │ │ │ │ │ │ │幼兒用手沾沙糖吃。 │ │ │ │ │ │ │ │ │ │ │ │幼兒加各種調味料、米粒│ │ │ │ │ │、豆子到豆腐中,並且攪│ │ │ │ │ │拌它。 │ │ │ │ │ │ │ │ │ │ │請幼兒收拾、清理發現角│發現角的桌面、桌下地板│ │ │ │ │及地板。 │有潑灑之調味料、沙拉油│ │ │ │ │ │。 │ │ │ │ │ │幼兒在發現角不太能聽進│ │ │ │ │ │教師的指導語。 │ │ │ │ │ │ │ │ │ │ │ │幼兒能把發現角收拾、清│ │ │ │ │ │理好。 │ │ │ │ │向幼兒說明何謂垃圾食物│ │ │ │ │ │。(沒什麼營養,但熱量│ │ │ │ │ │、鹽分卻高的食物) │ │ │ │ │ │ │ │ └───────────┴───────────┴───────────┘ ┌──┬────────┬───────────┬───────────┐ │週次│月 日│時 間│教學或研討記錄 │ 幼兒或教師反應記錄 │ ├──┼────────┼───────────┼───────────┤ │十四│12.1 │10:40 -- │教師向幼兒說明玩家家酒│幼兒能與教師一起說。 │ │ │ │11:40@ │「用餐的遊戲」時應注意│ │ │ │ │ │的五件事為: │ │ │ │ │ │1.能不打破碗盤。 │ │ │ │ │ │2.能排隊輪流取食。 │ │ │ │ │ │3.能相互介紹菜色。 │ │ │ │ │ │4.能使用公筷母匙。 │ │ │ │ │ │5.能小聲說話。 │ │ │ │ │ │ │ │ │ │ │ │玩這個遊戲的目的為讓幼│ │ │ │ │ │兒發現與練習良好的用餐│ │ │ │ │ │行為,並作為下星期二吃│ │ │ │ │ │「團團飯」的暖身活動。│ │ │ │ │ │ │ │ │ │ │ │請幼兒排隊拿碗盤、菜單│幼兒排隊時會有推擠的現│ │ │ │ │湯匙、筷子,自己擺設餐│象。 │ │ │ │ │具及菜色。 │幼兒能自己擺設餐具及菜│ │ │ │ │ │色。 │ │ │ │ │ │ │ │ │ │ │讓幼兒自行取食並聊天。│幼兒能想像真的有食物,│ │ │ │ │ │能自行取食並聊天。 │ │ │ │ │ │ │ │ │ │ │ │幼兒使用餐具聲音較大,│ │ │ │ │ │且有用跑的去拿食物的現│ │ │ │ │ │象。 │ │ │ │ │ │ │ │ │ │ │ │由於椅子與桌子擺在一起│ │ │ │ │ │,幼兒沒地方坐,因此有│ │ │ │ │ │幼兒跑來跑去,使用餐具│ │ │ │ │ │聲較大之現象。 │ │ │ │ │ │ │ │ │ │ │為讓幼兒們能聚在一起聊│ │ │ │ │ │天吃東西,原任教師建議│ │ │ │ │ │將椅子和餐桌分開,將椅│ │ │ │ │ │椅子擺設在餐桌的四周。│ │ │ │ │ │ │ │ │ │ │ │在玩家家酒「用餐的遊戲│幼兒能靜候並輪流進場取│ │ │ │ │」時,由於幼兒使用餐具│食。拿好食物後,也會找│ │ │ │ │聲音較大,且有用跑的去│座位坐下來吃東西並聊天│ │ │ │ │拿食物的現象,所以原任│。 │ │ │ │ │老師示範讓幼兒先待在靜│幼兒能排隊舀玉米濃湯。│ │ │ │ │候區,等老師摸他(她)│ │ │ │ │ │表示許可時才能進場取食│ │ │ │ │ │。 │ │ │ │ │ │ │ │ │ │ │ │請幼兒收拾餐具、菜單,│幼兒能一起將餐具、菜單│ │ │ │ │並將桌椅歸定位。 │、桌椅收拾整理好。 │ │ │ │ │ │ │ │ │ │ │教師再次請幼兒說出吃「│幼兒能與教師一起說。 │ │ │ │ │團團飯」時應注意的五件│ │ │ │ │ │事。 │ │ │ │ │ │ │ │ │ │ │ │請幼兒下星期二上學時,│ │ │ │ │ │準備一道菜帶到園裡,大│ │ │ │ │ │家一起吃「團團飯」。 │ │ │ │ │ │(發給每位幼兒一封給家│ │ │ │ │ │長的信) │ │ │ │ │ │ │ │ └───────────┴───────────┴───────────┘ ┌──┬────────┬───────────┬───────────┐ │週次│月 日│時 間│教學或研討記錄 │ 幼兒或教師反應記錄 │ ├──┼────────┼───────────┼───────────┤ │十四│12.1 │16:30 -- │介紹「我們的食物」此一│其他大班所進行之活動為│ │ │ │18:00@ │單元的創造性教學活動設│「吃火鍋」。 │ │ │ │ │計給老師們參考。 │研究者:「吃團團飯」可│ │ │ │ │ │以讓幼兒認識及品嚐較多│ │ │ │ │ │種的菜色,可以幫園方分│ │ │ │ │ │擔一部分準備食物的辛苦│ │ │ │ │ │,也可以學習良好的用餐│ │ │ │ │ │行為。「吃火鍋」可以讓│ │ │ │ │ │幼兒練習洗菜、切菜,而│ │ │ │ │ │且有圍爐的氣氛。這兩項│ │ │ │ │ │活動都很有意義。 │ │ │ │ │ │ │ │ │ │ │ │研究者:事實上,目前社│ │ │ │ │ │會上類似「吃團團飯」的│ │ │ │ │ │場合蠻多的,例如:吃 │ │ │ │ │ │Buffet,茶敘,Potluck │ │ │ │ │ │等。 │ │ │ │ │ │ │ │ │ │ │向老師們報告此一單元第│研究者:當幼兒聽不進你│ │ │ │ │一、二節課實際進行的情│的話時,你既不能大聲吼│ │ │ │ │: │他們,又不能兇他們,只│ │ │ │ │第一節課在發現角的幼兒│好收攤重來。 │ │ │ │ │由於太熱中玩豆腐,以致│ │ │ │ │ │弄髒桌面、地板,雖然教│謝老師:小朋友說他們在│ │ │ │ │師試著想指導他們,他們│作「咪咪樂」(一種果凍│ │ │ │ │卻無法聽進,教師只好要│)。 │ │ │ │ │求幼兒停止該項活動,並│ │ │ │ │ │將桌面、地板收拾清理乾│謝老師:原來教授也會生│ │ │ │ │淨。 │氣。 │ │ │ │ │第二節課接受原任老師建│ │ │ │ │ │議,先與幼兒討論用餐時│研究者:椅子可以三、五│ │ │ │ │應注意之事項,再進行「│張擺在教室的各角,以利│ │ │ │ │用餐的遊戲」。活動進行│幼兒自行三五成群聊天。│ │ │ │ │過程中,發現由於椅子與│ │ │ │ │ │桌子擺在一起,幼兒沒地│ │ │ │ │ │方坐,因此有幼兒跑來跑│ │ │ │ │ │去,始用餐具聲較大之現│ │ │ │ │ │象。採原任教師建議:椅│ │ │ │ │ │子和餐桌分開,將椅子擺│ │ │ │ │ │椅子擺設在餐桌的四周。│ │ │ │ │ │。另外原任老師示範讓幼│ │ │ │ │ │兒先待在靜候區,等老師│ │ │ │ │ │摸他(她)表示許可時才│ │ │ │ │ │能進場取食。 │ │ │ │ │ │ │ │ │ │ │ │向老師們介紹第二節課「│ │ │ │ │ │用餐的遊戲」中所使用之│ │ │ │ │ │菜單。菜單內容包括:青│ │ │ │ │ │菜類、魚肉類(魚、雞、│ │ │ │ │ │豬、牛肉)、豆類、米飯│ │ │ │ │ │麵食類、湯類、生菜沙拉│ │ │ │ │ │類、水果類、飲料類。 │ │ │ │ │ │ │ │ │ │ │ │在進行「用餐的遊戲」中│謝老師:下次上課吃「吃│ │ │ │ │發現,幼兒較喜歡的菜是│團團飯」時,請廚房事先│ │ │ │ │:玉米濃湯、水餃、烤香│準備玉米濃湯及白飯,一│ │ │ │ │腸、蒸蛋。且在舀玉米濃│方面投其所好,一方面免│ │ │ │ │湯時會排隊。 │得他們沒吃飽。 │ │ │ │ │ │ │ │ │ │ │ │研究者:很久以前就想嘗│ │ │ │ │ │試此種之「模擬遊戲」,│ │ │ │ │ │例如「用餐的遊戲」、「│ │ │ │ │ │玩角落的遊戲」、「上下│ │ │ │ │ │車的遊戲」等,一方面像│ │ │ │ │ │玩家家酒一樣,發揮幼兒│ │ │ │ │ │的想像力,一方面進行生│ │ │ │ │ │活教育的「發現學習」。│ │ │ │ │ │ │ │ │ │ │鼓勵老師們試驗此種創造│研究者:同樣的教學活動│ │ │ │ │性教學,並作教學錄影,│設計,如果妳們來教,應│ │ │ │ │以便進行討論與撰寫教學│該教得比我好。 │ │ │ │ │研究報告。 │ │ │ │ │ │ │到目前為止僅謝老師表示│ │ │ │ │ │願意試試看。 │ │ │ │ │ │ │ │ │ │ │下次上課吃「吃團團飯」│ │ │ │ │ │時可放輕柔的音樂,以增│ │ │ │ │ │用餐的氣氛。 │ │ │ │ │ │ │ │ └───────────┴───────────┴───────────┘ ┌──┬────────┬───────────┬───────────┐ │週次│月 日│時 間│教學或研討記錄 │ 幼兒或教師反應記錄 │ ├──┼────────┼───────────┼───────────┤ │十五│12.8 │10:40 -- │請幼兒提供至少一種以上│總共有25道菜,家長提供│ │ │ │11:50 │園。 │20道,園方提供5 道。 │ │ │ │ │幼兒帶菜到園時要注意衛│主要菜色如:蕃茄炒蛋、│ │ │ │ │生(用保潔膜包起來)及│碎肉珍珠丸、蘿蔔糕、碗│ │ │ │ │保溫問題。 │粿、香菇肉蒸蛋、火腿蛋│ │ │ │ │每一道菜要事先在卡片上│炒飯、清蒸雪魚、糖醋豬│ │ │ │ │註明名稱、材料、營養、│肉、鹽酥雞、蛤 蒸蛋、 │ │ │ │ │屬那一地區的菜。 │花團錦簇、什錦蔬菜、螞│ │ │ │ │園方事先也準備一些食物│蟻上樹、玉米濃湯、香蕉│ │ │ │ │,如:白飯、玉米濃湯、│等。 │ │ │ │ │涼拌豆腐、水餃等幼兒想│ │ │ │ │ │吃的菜。 │ │ │ │ │ │ │擺設餐桌及椅子: │ │ │ │ │ │將椅子擺設在餐桌的四周│ │ │ │ │ │ │,再將菜、餐具及花在餐│ │ │ │ │ │桌上擺放好。 │ │ │ │ │ │ │ │ │ │ │ │老師請幼兒先待在靜候區│幼兒能說出吃「團團飯」│ │ │ │ │,並請幼兒說出吃「團團│時應注意的五件事。 │ │ │ │ │飯」時應注意的五件事。│ │ │ │ │ │幼兒被老師摸到時,才能│ │ │ │ │ │進場領餐具並吃團團飯。│ │ │ │ │ │ │ │ │ │ │ │讓幼兒自行取食並聊天。│幼兒能自行排隊取食並聊│ │ │ │ │ │天。 │ │ │ │ │ │ │ │ │ │ │ │幼兒較喜歡吃的菜為:玉│ │ │ │ │ │米濃湯、牛排、蒸蛋、烤│ │ │ │ │ │香腸等。前兩項全部吃完│ │ │ │ │ │。 │ │ │ │ │ │ │ │ │ │ │吃團團飯時可播放柔美的│謝老師:這種氣氛感覺好│ │ │ │ │音樂,以增進食慾。 │好! │ │ │ │ │ │ │ │ │ │ │提醒幼兒互相介紹所帶之│ │ │ │ │ │菜。 │ │ │ │ │ │ │ │ │ │ │ │提醒幼兒吃玩飯後可以吃│部分幼兒問吃完一粒後可│ │ │ │ │水果。 │不可以再吃一粒。 │ │ │ │ │ │教學者:可以。 │ │ │ │ │ │ │ │ │ │ │吃玩團團飯後,請幼兒收│幼兒能分工合作將教室收│ │ │ │ │拾餐桌、剩菜、餐具,並│拾整理乾淨並恢復原狀。│ │ │ │ │將桌椅恢復原狀。將地板│ │ │ │ │ │、桌面整理乾淨,垃圾放│ │ │ │ │ │進垃圾筒。 │ │ │ │ │ │ │ │ └───────────┴───────────┴───────────┘ Ⅶ、幼稚園創造性遊戲設計 吾人可以將上述有關幼稚園創造性教學的理論應用在設計幼稚園創造性遊戲上。在 設計時應注意之主要原則為: 一、應配合單元來實施,而非獨立之遊戲。 二、可設計屬幼稚園課程六大領域中各領域之遊戲。 三、除列出屬六大領域方面的遊戲目標之外,亦應列出創造性方面的目標。 四、創造性方面的目標主要為幼兒在遊戲時所需運用之心智能力或進行之心智活動 ,它們可以為:觀察、發現、比較、體驗、假想、模仿、發問、猜測、聯想、 建立標準、評鑑、計劃、驗証、修正、力行。 五、教師在設計創造性遊戲時,應提供幼兒有不同玩法或思考的機會。 六、教師可考慮設計一些中國童玩方面的遊戲。 七、教師在引導幼兒遊戲時,應符合創造性的教學態度,亦即以幼兒為中心、給幼 兒充分的安全感、溫暖和關心,並鼓勵幼兒可以有不同的玩法或思考。 八、幼兒在遊戲時,教師應觀察記錄幼兒的行為,巡迴並給予幼兒適當之指導。 九、教師可以用創造性問題來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考。 十、舉例,健康領域可設計:小小護士、洗衣的遊戲、吃團團飯、安全教育遊戲. 語文領域可設計:即席編說故事、我們這一班的對聯、新龜兔賽跑... 遊戲領域可設計:草霸王、舞龍舞獅、民俗體育(無道具)......... 音樂領域可設計:我是件小衣服、會唱歌的XO、史奴比打擊樂團..... 工作領域可設計:草編、紙雕、泥塑、捏麵、砂繪、樹葉貼畫....... 自然領域可設計:奇妙的鏡子、連環泡、白天與晚上、好玩的水槍... 數的領域可設計:搓湯圓、包水餃、跳方格、五子棋、............. 社會領域可設計:作年糕、、周遊列國、辦家家酒、化妝舞會....... 茲根據上述之原則,提出一幼稚園創造性遊戲設計表及實例如下: 幼稚園創造性遊戲設計表 原表格設計者:朱進財 遊戲設計者:ˍˍˍˍˍ幼稚園 ˍˍˍˍˍ老 師 ┌──────────────────────────────────┐ │ 遊戲名稱: 配合之單元:第ˍˍˍ 週ˍˍˍˍˍˍˍ單元│ │ ˍˍˍˍˍˍˍ 主要之課程領域或發現學習角:ˍˍˍˍˍˍ │ ├──────────────────────────────────┤ │遊戲目標: │ │Ⅰ、六大領域方面: │ │ │ │ │ │Ⅱ、創造性方面: □觀察 □假想 □聯想 □驗証 │ │ (心智活動) □發現 □模仿 □建立標準 □修正 │ │ □比較 □發問 □評鑑 □力行 │ │ □體驗 □猜測 □計劃 □ │ │ │ ├──────────────────────────────────┤ │所需之設備或材料: │ │ │ │ │ ├──────────────────────────────────┤ │遊戲過程及引導: │ │ │ │ │ │ │ │ │ ├──────────────────────────────────┤ │評量(幼兒行為之觀察記錄與瞭解): │ │ │ │ │ └──────────────────────────────────┘ 幼稚園創造性遊戲設計實例 原表格設計者:朱進財 遊戲設計者: 朱進財 ┌──────────────────────────────────┐ │ 遊戲名稱: 小小演、說家 配合之單元:第十一週 可愛的動物 單元│ │ 主要之課程領域或發現學習角:自然、語文 │ ├──────────────────────────────────┤ │遊戲目標: │ │Ⅰ、六大領域方面: │ │ 1.幼兒能瞭解動物的特徵與習性。(自然) │ │ 2.幼兒能表現愛護動物的行為。(自然) │ │ │ │Ⅱ、創造性方面: □觀察 □假想 □聯想 □驗証 │ │ (心智活動) □發現 □模仿 □建立標準 □修正 │ │ □比較 □發問 □評鑑 □力行 │ │ □體驗 □猜測 □計劃 □ │ │ │ ├──────────────────────────────────┤ │所需之設備或材料: │ │百寶箱、各種動物的模型或圖片、肥皂箱(當表演台) │ │ │ ├──────────────────────────────────┤ │遊戲過程及引導: │ │1.教師向幼兒們介紹本項遊戲的名稱及玩法。 │ │2.教師鼓勵幼兒上台「摸寶」。幼兒以所摸到的寶為題,站在肥皂箱上即席編│ │ 說動物的故事或模仿表演動物的動作或心情,如:說「新龜兔賽跑」、「新│ │ 小紅帽」的故事、模仿母雞啄食的動作、說出並表演小狗肚子餓的心情。 │ │3.教師請其他幼兒當觀眾,並給上台的幼兒掌聲鼓勵。 │ │4.教師可以請其他幼兒補充說明。 │ │5.教師可以用一些創造性問題激發幼兒更多的思考,如:請說「七個小紅帽的│ │ 故事」。 │ ├──────────────────────────────────┤ │評量(幼兒行為之觀察記錄與瞭解): │ │1.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主動上台接受挑戰。 │ │2.觀察記錄幼兒是否能即席編說動物的故事或模仿表演動物的動作或心情。 │ │3.觀察記錄幼兒是否會互相鼓勵、回饋、反應。 │ │ │ └──────────────────────────────────┘
回到
[園丁的話]
[校園新聞] [學校圖幟] [先逛逛再決定}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教學評鑑] [給學校一些建議]Nova - Hinet
- Seednet - Yahoo
- YamWeb - Openfind
- Sina - GAIS
- Kimo - Toget
- UniverFair -
Index - Sinica - askERIC - Alta
Vista - Open Text - WebCrawler - Lycos
- Infoseek - Search
-
Njstar - Imesetup
- Trend - Zlock - Webster -
Cybersity
My Message Board
Copyright by Jerry Chu
(Created: March 14, 1997 Updated: 12.07.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