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的保護---
口琴的構造是極微妙,所以學者須要有種種必要的保護。因為 口琴所最禁忌的是吹出含有濕氣和唾液的水分,及其它的塵垢等 ,這些都是使口琴損壞的惡魔。現便於學者防禦起見,特將其法略 述於下:
口琴的蓋板上鍍著一種鎳,其最大的功用就是抵抗水分和增加 美麗,但鎳最初勉強尚能抵抗水分,可是若使用得長久,而不加注 意保護的方法,則唾液乾燥後就有鹽分附著,因此便會發生一種討 厭的臭味,這在衛生上是很不適宜的。此時,我們可以用清水或牙 膏來刷洗蓋板及琴格,(塑膠還有人洗,但木格就只有我試過,所 以洗後後果自行負責)但切記一定要等口琴內部完全乾燥後才可 將口琴收起來。不過,平時的保養才是最重要的。當我們吹完口琴 後,要用細棉花棒沾些稀釋酒精來將琴格及蓋板擦拭一遍,再用乾 靜的手巾或衛生紙將口琴擦拭一遍。最後,要將口琴收在盒子裡 ,盒中如果再放一包乾燥劑,那就最好不過了。
口琴吹奏時,務須輕快,不可太暴力,因為簧片受到太強烈的 振動,簧釘就容易鬆動,同時即發生變音,那就不好了。假如簧片 有怪聲,須先檢查是否是因為塵垢或水份附在簧片上,或者是簧片 本身的問題。假如若是因為塵垢或水份,那可將口琴放在三、四十 度的溫水中浸泡五分鐘後,再用水輕輕地將附著物沖掉即可。但如 果是簧片本身的問題,那問題可就大了。各位學者如果欲知後事如 何,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口琴的保護---
口琴發音的簧片是相當細薄而纖弱的,因此,只要受到太大的 振動,很容易使簧片裂傷折斷。換掉簧片時,最初先除去斷簧一邊 的蓋板,再用一種極薄的小刀,插入座板和木部之間,把釘著聲簧 的座板撬開(插入小刀時,須特別留意,不可傷及簧和木部),然 後用小鎚和細錐輕輕地向斷簧裡邊的釘敲鬆,用同樣的方法,把別 的不用的舊口琴上同音的簧敲落再將前者折斷的簧拔去,把後者嵌 入,再用小鎚將釘輕輕地敲緊,但這時簧片的位置要放得正確。
口琴吹奏時,若聽見「比利」「比利」討厭的聲音,如果隨意 讓它存在,則簧不久便將折斷,故此時需立即用銼刀,將不正確的 一個簧修正。倘使要它發音稍高,可很輕的稍許銼薄簧片的頭部 ,反之,若要它降低,稍為銼薄簧片的根部。銼時需邊銼邊試吹該 音,不要銼得太過分,務使至適當的高度為止。
如果銼得太過度,則簧就會變得薄且闊,這樣便容易碰著座板 的孔,而起一種「機利」「機利」的聲音,或甚至完全不響,此時 就須細心地將聲簧頭部闊的三方輕輕地銼平,倘學者不懂這種方 法,往往反銼得完全不響。在銼得時後,簧片的下面須再插一細長 的薄銅片,並且使用銼刀的姿式最好放斜。
吹奏時唾液流入木格後,吹口很容易膨脹,此時可以用小刀慢 慢將它削平,若你技術不好,我勸你還是用砂紙慢慢磨吧!說了那 麼多,可別忘了身旁的老師與學長,遇到問題時,還是請教高人較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