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音口琴
複音口琴就是大家平常最常見到的口琴,它是由上下兩片簧片所組成,
故稱為複音口琴。在音階方面135是吹的音,2467是吸的音,在大合奏時,
常放在第一口琴和第二口琴或是放在中音部,就如同交響樂中的小提琴般。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它分為木格和塑膠格的口琴,一般來說,木格的音色較為
優美但在價錢上面比塑膠格的貴上兩三倍,在調性的分類上,除了長調短調
之外,也有OCT和BR口琴。
Oct又稱重音口琴這種口琴的外形和複音口琴極相似,但上下格的音差了
一個八度,即下格比上格高了八度,有很好的共鳴性。因為每個音都是八度
和音,所以音色十分和諧。在大合奏中重音口琴常協助高音口琴。因此,
若遇到音色較為雄壯之處,就需有它的加入,在大合奏中是佔有相當比重的。
其音色特殊,在大合奏時相當於管弦樂中的雙簧管 (OBOE)
。中音口琴即是
BARITON(BR)中音口琴亦與複音口琴相仿,其音比高音口琴
(即複音口琴)全部低了八度,在大合奏中它多用做伴奏和表現音色較
沉重的旋律。中音口琴在大和奏時,其地位相當於管弦樂中的中提琴部份。
半音階口琴
半音階口琴顧名思義就是不用換另外一把口琴就能升半音的音階,而這就是
它和複音口琴最大不同的地方,複音口琴如果要吹升半音的音階,就要拿另外
一把升半音的口琴,而半音階就不用。半音階口琴在音色上和複音口琴有
明顯的不同。
基本上,半音階口琴有分為10孔、12孔、14孔和16孔。10孔的體積較小,
相對之下音域也較為狹隘,而16孔雖然音域較廣泛,但是體積較大,對於
我們東方人的手來說,拿起來並不順手,而12、14孔的半音階、雖然較合適,
但是價格較昂貴。半音階也被列為正式樂器。除了獨奏之外,也常拿來和其
他樂器一起表演,如鋼琴等。半音階口琴,在同一個孔中,吹是一個音,吸是
一個音,升半音的扭按下去之後,吹和吸各升半音,故一個洞有四個音。
民謠口琴
所謂的民謠口琴就是我們常在綜藝節目上看到用它和吉他一起表演的
口琴,此種口琴只有十孔,非常適合用它吹鄉村和民謠或藍調的口琴,
民謠口琴同一個孔中吹和吸有兩種聲音而且沒有4和6的音,故需要用
Blending的方法把它吹出來。
所以造成一般人在購買民謠口琴試吹時,都會有一臉迷惑的眼神說:「
咦!老闆,怎麼沒有4和6的音呢?」,(老闆卻說:「哦!是嗎?怪我喔!」
---開玩笑的!)而以為這把是壞的,又跑去跟老闆換一把,結果仍然沒有
4和6的音,常鬧出很多購買上的笑話。
琶音口琴
這是非常特種樂器之一,只有在非常時期才會用到。其將高半音的
孔置於原兩音中間,故只有一排的吹孔。在需要連續且圓滑的的琶音時,
因為普通口琴無法表現,它便是最好的工具了。
和弦口琴
和弦口琴英文即是Chord在小合奏中不可或缺的口琴,常用來作為
伴奏之用。和弦口琴和其它口琴在構造上有極大出入,其每一孔有四個音,
吹奏時四個音一起出現,形成和諧的音色。因其排列方式無法按1234……
方式排列,故演奏者需背下各和弦之位置。和弦口琴所扮演的角色相當於吉他
,有相當強烈的節奏感,但是它不能演奏單音,故以其為主旋律的曲子極少。
而和弦口琴所發出的聲音有點像“恰恰恰”的聲音。和弦口琴有分大小之別。
貝斯口琴
低音口琴英文稱Bass低音口琴又比中音口琴更低了八度,但造型卻不同。
低音口琴的音階排列方式如鋼琴一般,且全為吹音,因其簧片較長、費氣量大,
故演奏者需具有相當的肺活量。在大合奏時常擔任伴奏的角色,相當於管弦樂
團中的大提琴(BASS)或低音大提琴(DOUBLE BASS)。在小合奏中,常與和弦口琴
做一正拍一反拍的搭配方式為主旋律伴奏。即是Contra
Bass及Double Bass,
前者為單簧片,後者為雙簧片。
銅角口琴
銅角口琴英文稱Horn,有高音銅角(SP.H.)和中音銅角(AL.H.)
之分,其音音階排列方式亦與鋼琴相似,也是全為吹音,在大合奏中,
時而扮演伴奏的角色,時而演奏較宏亮的旋律。中音銅角比高音銅角全部
低八度,故演奏相同旋律時有重音口琴的效果。銅角樂器在大合奏時,
常演奏管弦樂中的銅管樂部份,故若有高亢嘹亮的旋律出現時,即是
銅角樂器表現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