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順流逆境】

人的一生,哪能沒有一些波折。

古人說:「人之際遇,有齊有不齊,而能使己獨齊乎?己之情理有順有不順,而能使人皆順乎?」要在逆境中做到處世面面俱圓,難度甚高,必須要培養自己相當的自控能力和比較正確的成敗得失觀。有部份人的心理素質,只適應在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中工作;一旦同事有所成功,比他出色,或上司表示出不重視他的意向,於是立刻無精打采,更不用說遭受任何非議、排擠或誹謗等。但才能有高低側重,性格有投契錯合,社會有風雲變幻,總會有人應時,有人違時,人的上下沉浮,本來就沒有一定,怎瑙可能希望老天情有獨鍾,使自己永遠得到眷顧?對問題的看法,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立場,不能要求人人都從自己出發,同意自己的看法,來平息所有的非議。古語云:「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中,則德進。」如果一個人在境遇不齊,情理不順的情況下,能以此自譬,善於化解自我的壓力,善於諒解旁人的失誤,則會贏得更多人對他的敬重。這也是一種在困境中求生存、求解脫、求奮進的途徑。了解了這一點之後,如果要使自己擺脫困境或減少壓力,應要爭取更多的贊同。---「不管我們幹什麼,只要使一部份人滿意就夠了。」-----

1